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 其十 曹先生颖甫

清代祝廷华

八斗鸿名海上驰,罗胸美富等蟠螭。昔年曾入红莲幕,今日尤工白纻词。

乱世文章贱金石,后雕松柏證襟期。闻君岁暮将归里,再与荒伧醉一卮。

祝廷华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3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玄元皇帝应角贺圣祚无疆

唐代殷寅

应历生周日,脩祠表汉年。复兹秦岭上,更似霍山前。

昔赞神功启,今符圣祚延。已题金简字,仍访玉堂仙。

睿祖光元始,曾孙体又玄。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

北阙心超矣,南山寿固然。无由同拜庆,窃抃贺陶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意

唐代颜曹

逶迤临云雨,蛾眉戏琼台。对酒自娇笑,君王肯下来。

击鼓雷阗阗,选妓纷呈才。锡宴池上子,精魄辞不回。

指日穷所乐,岂知殷运开。孤舟一遥放,曾构成尘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披莽 其一

明代李之世

披莽从今始,旷然就剪除。朴椎存古意,疏野可吾庐。

萤熠萝轩火,蜗行石壁书。因兹便寝处,不乐亦何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道中

明代程敏政

年年来作朝陵使,处处曾留纪胜题。傍水人家随远近,入山神路隔东西。

日高午店炊应熟,云散秋城望不迷。遥想同袍新寓宿,庙门高树马群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琐窗寒 倭奁

清代沈岸登

莹发无痕,胶冰比滑,冷光盈尺。摩挲四角,最是镜边人惜。

贮藤笺、绿沉镂管,涵星一片松滋黑。试催成丽句,相思定有,海天消息。

风舶。归帆疾。问漫云唆喇,几番更译。山花岛树,皴细巧分螺色。

怪栖鸾、还恋女床,却留燕飞钗上识。卸妆茸、薇露香残,倩金蟾齧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阳台 絮影

清代徐宗襄

风弄纤魂,烟描弱态,凭伊幻出春心。吹去萍踪,谁怜门巷愔愔。

迷离青眼频回顾,隔微尘,和梦难寻。蓦沾衣,恍认啼痕,暗拭罗襟。

虚空谁写缠绵意,看斜阳澹澹,明月深深。镜里愁窥,应添绣阁香吟。

柔情不逐流波化,倩游丝、绾上花阴。误归来,紫燕轻衔,翠箔虚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无题五首 其一

元代王逢

一国三公狐貉衣,四郊多垒鸟蛇围。天街不辨玄黄马,宫漏稀传日月闱。

嵇绍可能留溅血,谢玄那及总戎机。祇应大驾惩西楚,弗对虞歌北渡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梁道者

元代吴当

江东梁道者,自少学神仙。袖有烧丹术,囊无买酒钱。

看云眠白日,对月礼青天。为问蓬莱水,何时似昔年。

祝廷华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