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叠题乌江亭

宋代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注释
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壮士:指项羽。
中原一败:括项羽垓下之败。
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肯:岂肯,怎愿。卷土来:即卷土重来。指失败之后,整顿以求再起。

参考资料:

1、 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7-68
2、 卢如山.绝句选译: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168-169
3、 高克勤.王安石诗词文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19-20

赏析

  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诗歌开篇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垓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自身的刚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壮士哀”就隐含着这样的信息,那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题乌江亭》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县),针对杜牧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参考资料:

1、 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7-68
2、 高克勤.王安石诗词文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19-20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陈东尽忠录

明代许炯

朔风扬垢氛,浮翳蒙丹极。凤凰九霄游,鸡鹜群争食。

涛怀杞国忧,孰振回天力。少阳遗古直,愤激时披沥。

血诚奉至尊,马剑挥群慝。天门万里遥,铜驼且荆棘。

欲济河无梁,奋飞安得翼。轴折自羽稠,骨销缘毁积。

黄门促收捕,白刃胸贯脊。衣冠辱东市,乘舆遂南历。

薪寝果自焚,冰山随荡析。惟馀忠义魂,耿耿永不蚀。

煌煌当年血,应化土中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谢少傅晚步见寄之韵

明代王鏊

疲薾悬知进步难,十年学道得鲵桓。晋家谋国三为众,蒙叟巢林一已安。

独上高丘时纵眺,偶携稚子亦成欢。愿公早为苍生起,林下还沾圣泽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牧牛图为师尚书题

明代金幼孜

日出骑牛去,日暮遂牛归。年丰耕作好,食饱望牛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莺

明代区大相

苑外柳枝黄,莺啼出建章。穿花如觅侣,隔叶似调簧。

雨过声犹湿,风来曲更长。流黄机上妾,听罢拭啼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兰竹石图为王廷光佥宪题

明代张宁

瑶砧玉杵镠霏皎,凤膏腻滑狸毫绕。都将丽水岸头沙,洒作湘皋畹中草。

灵均佩重络索乾,湘妃菊衣秋染单。琅玕郁密错刀碎,鸾翎旖旎商飙寒。

君不闻同心之利坚可断,请看南山黄石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瓦寺沟

清代王梦庚

冬山忽如睡,岩壑谢春菲。雨雪倦行役,羸马惨不肥。

连朝历巑岏,早旭迷夕晖。山水非不佳,所苦筋力微。

村舍倚山麓,镫透白板扉。心急路转迂,暝踏行人稀。

鸡犬已高卧,羊牛久来归。终南有茅屋,惓念素心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僧至

宋代方岳

生计萧条老杜陵,秋风检校又东屯。
碧云句好山围屋,黄叶村深僧扣门。
雨滑且留煨芋栗,夜长聊欲话田园。
掉歌笑指风僧耳,已喜闻思断一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公实七月一日雨感怀二首 其二

宋代洪炎

日日愁随万绪多,遣愁不去若愁何。文书引睡翻黄卷,福地求生访绿萝。

酒厌银瓶聊注瓦,衣辞锦袄且披蓑。五更风雨作金石,助我贯珠商颂歌。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