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万历纪元今八年,天子圣学勤精一。万几稍暇御武英,时为阳月十三日。
公车门下宣画师,中官贵人跑接膝。小臣李玄管稚圭,次第诸生就班列。
同时待诏庆遭逢,有旨上方使给札。咫尺彤帷伏作图,天颜一笑首披阅。
綵毫气势似神助,山河草木蒙题拂。已召主爵录以官,俸视中书舍人秩。
袅号白金更颁赐,殿前叩头拜恩出。二生逡巡谢薄技,一朝声价遂无匹。
瀛州何羡阎立本,琅玕似胜萧协律。先朝戴进沈粲俦,往往词臣为称述。
恭闻天子昔冲龄,平台召相咨密勿。六经朝夕延讲官,帝鉴丹青感良弼。
二生供奉虽小臣,班伯谠言柳公笔。虞箴舆诵古有之,愿图幽风写无逸。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