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857篇诗文
举眼望千古,逍遥能几人。子瞻差解意,如来幻化身。
诗名满天地,逸气逼嶙峋。出作江湖客,入为廊庙臣。
鹤峰留妙迹,郁水證前因。此意谁能达,王公堪与伦。
王公本是金台彦,万里霜蹄倏欲遍。赤电惊从足下生,遥望吴门悬匹练。
赋性萧疏雅不群,胸函五色吐灵文。东波风韵真相似,西蜀精华恍共分。
住世常怀出世意,簪绂俨带云霞气。荀令奇香尽日留,王乔仙舄凌云至。
达人尚幽胜,葺宇临清流。清流宜濯缨,深渚可容舟。
周流元不息,昼夜恒滔滔。微风荡生澜,木叶下惊秋。
流响归空房,浮光映高楼。芙蓉缘极浦,杜若被芳洲。
于焉事栖息,驾言聊出游。榜舟张水嬉,拥楫和长谣。
犀然穷怪物,莲折倾龟巢。鸣更出灵鼍,媵予跃文鱼。
境胜良自惬,虑淡信无求。惟应素心人,来此共逍遥。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