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八

南北朝庾信

弱齢参顾问。
畴昔滥吹嘘。
绿槐垂学市。
长杨映直庐。
连盟翻灭郑。
仁义反亡徐。
还思建邺水。
终忆武昌鱼。
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5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薛尚书入蜀

唐代严维

卑情不敢论,拜首入辕门。列郡诸侯长,登朝八座尊。
凝笳临水发,行旆向风翻。几许遗黎泣,同怀父母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双调】蝶恋花_悟迷杨柳楼

元代周文质

悟迷

杨柳楼台春萧索,庭院深沉,不把相思锁。睡去犹然有梦合,愁来无处容身躲。

【乔牌儿】想秦楼金缕歌,风流恁共欢乐。和香折得花一朵,记当时他付托。

【神曲缠】咱彼各,休生间阔,便死也同其棺椁。虽然未可,妻夫过活,且遥受亲爱的哥哥。

【二】猛可,折锉,蓝桥路千里烟波,桃源洞百结藤萝。细寻思冰人颇可,好前程等闲差错。

【三】鼓盆歌,寂寞,天差我从新庚和,盼芳容同栖绣幄。奈儒风难立鸣珂,叹书生轻别素娥,看佳人输与拔禾。

【四】分薄,连枝树柯,斫来烧袄庙火。病魔,心如刀锉,对青铜知鬓皤。画阁,更深罗幕,伴灯花珠泪落。

【离亭宴尾】着迷本是伊之祸,辜恩非是咱之过,如之奈何?朱门深闭贾充香,兰房强揣郑生玉,青楼空掷潘安果。壶中筹掣做签,盘内棋排成课,待卜个他心怎么。界残妆枕上哭,扣皓齿神前咒,启檀口人行唾。纸如海样阔,字比针关大,也写不尽衷肠许多。和恨染志诚他,连愁书负心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张公煌言满洲宫词足徵其杂揉之实李御史来东都又道数事乃续之 其二

明代郑经

九王旧好漫相寻,椒室沉沉月色侵。宫监忽惊见故主,频闻悲怨到更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莲花寺看桃花

明代文彭

贫贱出门难,那知花事阑。已愁连日雨,更怯暮春寒。

野寺虽牢落,夭桃尚未残。偶然乘兴过,随喜一回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陈封翁全庵

明代孙继皋

早将踪迹寄烟霞,燕翼经传众所誇。令子今为单父宰,贤人曾聚太丘家。

玄湖九里仙源近,紫诰双龙帝宠奢。自是得全偏得福,野夫何处望声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项子出新编索序余病未能讽咏来美聊成短述

明代王世贞

浮名人自惜,孤调晚堪疑。欲定三都价,难评幼妇辞。

飞扬投笔意,寂寞断弦悲。归遇烟波侣,犹能说项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兰州制府后园遂登城北望河楼感旧述怀

清代祁寯藻

腊日无风天气暄,主人留我游灌园。入门一曲开东轩,回廊夹道交篱藩。

木叶既落枝柯繁,避人鸟雀争腾骞。小亭低槛手可援,连冈起伏如惊蚖。

老圃界画泉潺湲,倚阑聊息腰脚烦。回眺似有双朱轓,乘之可陟城北垣。

拂云楼高云乱翻,黄河直接昆仑源。冰桥践雪车马喧,下有千丈波涛掀。

西来天马通大宛,陇树东指咸阳原。主人危坐客有言,此邦锁钥天西门。

葱岭两道兵四屯,万里一线达帝阍。控驭中外节钺尊,野番回鹘毡裘温。

饥鹰侧目豺虎蹲,边将日醉蒲桃樽。守非其人寇即婚,汉唐得失不敢论。

羁縻之义古所敦,剪其支蔓固本根。南望龙尾余烟墩。

文成祠庙岿然存,天阴似闻铁骑奔。忆昔作客来西垠,开元相国仍有孙。

为我扫径加盘飧,此园朴索真山村。两载日涉穷晨昏,碑字钩勒手留痕。

池水自清河水浑,往事欲说声先吞。年少气猛过孟贲,岂料齿豁头发髡。

人事变化鹏与鲲,旧游重历皆君恩。论交四海如弟昆,吾舌岂为主人扪。

归来冻月侧金盆,他日更约看朝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投赠赵祭酒二十韵

元代乃贤

三朝元老国蓍龟,山立精神虎豹姿。高步琼林开宦辙,早登华省被恩私。

栋梁材器明堂用,台阁文章圣主知。辇下恳辞郎署久,斗南争望使星移。

谏垣屡赏朱云节,宣室重陈贾谊辞。锦绶还乡迎驷马,绣衣行部去襜帷。

谈经秘阁重裀坐,扈跸甘泉载橐随。玉节引班朝谒早,金莲拥骑夜归迟。

尚书曳履登鸾阁,给事含香近凤池。冰檗操持心似铁,庙廊赞画鬓成丝。

久闻陆贽频忧国,尽许匡衡喜说诗。百世斯文开绝学,四门胄子得名师。

弦歌济济承周礼,冠佩跄跄举汉仪。掌故传经编竹简,诸生脱颖擅囊锥。

鄙人自致惭无术,男子平生谩负奇。久望车尘空感激,欲趋门屏愧驱驰。

王阳岂待弹冠庆,孺子还应下榻思。辄效诗人陈赋颂,敢从阍吏候旌麾。

何蕃独重阳司业,严武深怜杜拾遗。怀宝山林当一出,平津正在礼贤时。

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